2008年3月14日 星期五

「傳」、「款」與「高仿真」

〈宋〉趙 昌 《 寫生蛺蝶圖 》
紙本 設色
畫芯尺寸:縱27.5cm 橫90.2cm
“Butterfly”
Zhao Tsang
Song Dynasty
painted on Xuan Paper

趙昌擅長花鳥,兼工草蟲,初師滕昌祐,後重視觀察與寫生,有人評價:趙昌折枝尤工,花則含煙帶雨,笑臉迎風,景則賦形奪真,莫辨真偽,設色如新,年遠不退。此圖無款印,明代董其昌題稱為趙昌畫,元代馮子振、趙巖題詩。在構圖布局上,作者將景物集中在下方,上方留下大空白,岸邊荊棘、野菊和蘆葦錯落有致,三隻美麗彩蝶在空中翩翩飛舞,將秋日原野的高曠清新描繪的生動自然。


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7年舉辦大觀北宋文物大展,轟動全世界,院中的精華大出,也有多場學術研討會,唯中國畫的分析探究,除借力於題跋裝裱鈐印來判定真偽外,無一個可以客觀辨識畫風的公式,目前不論是鑑定或是我們用高科技復刻重製古美術,仍然需要依靠鑑畫的積累或曾從事繪事的經驗。

是否為“真跡”?易在學術界引起爭議。正如上篇文章中所談的宋徽宗的「聽琴圖」,學術考證的工作永遠作不完,然而這些作品雖然未必是作者本人手跡,或為他人代筆,或為臨本、摹本,但是在原作真跡已無存的情況下,「傳」字類畫作及「款」自類畫作本身也具備了與原作相當的藝術價值,「傳」字類書畫的特點是:書畫上並沒有作者的款識印章,但在傳承過程中,被其後的(或同時代的)收藏鑒賞者題識為某某所作,或被歷代鑒賞界公認為某位名家的作品。「款」字類書畫的特點則為,作品上署有作者的款識印章,但在傳承上缺乏確鑿的遞傳依據和著錄支持。

「傳」字類書畫往往要同時具備兩種特徵,一是作者須為宋元以前書畫史上著名的書畫大家。二是要傳承有序,題識者一般距作者年代較近,而且自身應是書畫界公認的有較高書畫鑒賞能力的鑒賞家。上圖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幅傳為北宋趙昌的《寫生蛺蝶圖》就是沒有作者落款的代表案例。「傳」字類書畫,既稱之為「傳」,意味著是後人“視為真跡”,也有著“存疑”的含義在其中。

「款」字類書畫的情況較複雜,其中既有古人認真的模移傳寫之作,也有近代人臆造的偽劣之作,因此收藏時遇到「款」字類書畫需審慎對待。一般認為清三代及明代流傳下來的「款」字類書畫藝術價值較高,清末民國以後的仿作則需要多從作品本身的藝術水平加以考量。近年在書畫收藏中,一些畫藝精湛的「款」字類書畫,同樣受到收藏者的好評和追捧。One Gallery也曾針對一套藝術水平絕佳的近代人摩「宋人畫冊」進行高仿真複製,明白告知收藏者之後依然受到市場的歡迎。

古代書畫中的「傳」字類作品和「款」字類作品是中國書畫藝術發展進程中的產物和見證。One Gallery現在以高科技復刻的這些古書畫高仿真,對於書畫藝術的傳承和弘揚也將產生積極影響,同樣都是珍貴的文化遺存。如果未來在收藏鑒賞古書畫時,能對這一項書畫保存工作多一些了解並予以正確解讀,對於支持民間主動為國寶續命的苦心將會是一大鼓勵,對於推廣台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目前展出「傳移摩寫」的教育意義是很有益處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