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時報讀者投書 2007.02.04
美學運動的曙光
漢寶德
文建會延續「公民美學」的理念,最近打算提出「台灣生活美學運動」的中程計畫,以四年的時間,落實民間的生活美學。這是首倡公民美學以來最具體的構想,使期盼政府在精神生活品質上有所作為文化界人士,看到一線曙光。然而這個計畫真正可以有效的達成目標嗎?
據云這個計畫自三個面向著手推動,其一是生活環境,要把都市環境藝術化;其二是普遍的提升人民的美感素養;其三是扶植藝術人才。計畫中包括了生活美學培養的全面,企圖心令人感佩。可是一個涉及層面過廣的計畫,不能不使我們懷疑,文建會以目前的管轄範圍及經營的能力,真能做得到嗎?以過去經驗來看,我們不能不擔心,這又是一個目標遠大,花了幾十億卻無力落實,使我們空歡喜一場的計畫。
首先,美的環境的創造當然是最重要的,但卻是最困難的。它是全民美學實施成功後的產物。歐洲的大城市與小鄉鎮都有其獨特的美感,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。西人說,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,就是明白城市是文明的外顯形式,不能強造。所以都市的秩序與景觀要一群都市設計家,在市民的支持下,擬定長期發展計畫,才能逐步完成。
文建會的構想是城鄉環境藝術化,以為環境可以經由藝術來美化。這是一種誤解。藝術並不能改造環境。一個骯髒的臉孔上搽粉只能造就丑角,不會產生美感。這就是我們的公共藝術計畫沒有成效的原因。在西方,一度倡議城市美化,曾被都市學者們評譏。城鄉環境的藝術化還不如城市美化來得實際、有效。美化是指用美的建築來裝點。
以台灣政府作業的情況來說,公共建築都做不到美化,都市的髒亂尚無力清除,談藝術化,或美學改造,要使用甚麼手段?哪一位政府首長敢提出招牌、鐵窗清理政策?敢把機車自人行道上清除?生活環境先要適住才能談美感,徒然在表面上花錢,大家視而不見,只是浪費資源而已!
好事情要通過有效的手段去完成。提升民眾的審美素養就是「公民美學」政策的目標,也是生活美化的基礎,因此也是最困難的。這需要長期的教育計畫,非通過學校教育去實施不可。可惜的是,教育部門對於美育是完全忽視的,只這一點,文建會就用不上力。
文建會的計畫中要設立學生美術館,就可知道這是很無奈的。美術館對於學校的美育,效果是有限的,所以在外國,只有大學才設美術館。國中、小的美育要看老師的表現。文建會能影響教育部嗎?我國的美術館直到最近才注意到教育的功能,極少以兒童為目標觀眾。即使有,也缺乏美的教育,因為對於「美」,還沒有共識;因為藝術並不等於美。在此情形下,要以媒體來推廣生活美學,能發生預期的效果嗎?
我一直覺得文建會應該先有一個美感推廣手段的研究,再提出實施計畫。如果非與教育單位合作,就要把計畫推到行政院去。多年來,在文建會應不應該改制為文化部的問題上,我一直主張保留而發揮文建會的跨部門功能,不必改制,就是因為文化建設不是只談文化就可解決的。美育沒有教育部的積極參與,都市環境沒有內政部的積極參與,都只是喊喊口號而已,成不了大事。這次的計劃特別反映了這一事實,沒有其他單位的執行,將徒勞無功。
在這計畫中,藝術人才的扶植與生活美學運動是沒有關係的。應該改為應用藝術的提倡,鼓勵與生活相關的家用器物的生產與創造,提升美感素質。文建會曾在陶博館辦過日用陶瓷展,應大力推動,形成風氣。生活美學的載體是生活藝術,也就是應用藝術。明白了這一點,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,認真的推動提升全民美感的政策!
=========
建築 : 漢寶德 - 為台灣建築界請命
作者:漢寶德
不久前我到歐洲的幾個主要城市走了一趟,有機會看了他們建築發展的近況。
我的感受是,台灣的建築真正落伍了,而且追趕恐怕都來不及了。
我們的建築一直跟在先進國家的後面。但是九○年代之前的台灣建築雖因規模有限,引不起世界注意,但在設計的品質上尚可亦步亦趨。而且在本土風格的追求上有一些設計的特色,與世界建築放在一起並不遜色。九○年代之後卻完全不同了。財富急速增加使建築成為主流藝術,技術進步促進了建築的創意,建築成為民眾的焦點,因而形成世界性的建築旋風。這一波,台灣建築完全缺席了。
最近幾年,遠東建築獎每年都選拔傑出獎,其設獎的主題是突破與創新,目的在於鼓勵建築界有突出表現的作品。可是坦白說,雖然每年都選出得獎作品,得獎的理由常常不在於創意。九二一震災後的中、小學校園重建,對建築設計標準雖大有幫助,但在理念、形式、技法的創新上,成就仍然是很有限的。整體的看來,近十多年來的台灣建築作品,即使是最優秀的,也只是借用了一些國際語彙,令人略感新鮮而已。由於當代的建築不以理性為基礎,不講道理,只講感覺,借用表現的語彙,不能避免抄襲的嫌疑。模仿是嚴重落後的現象。
為甚麼會有這樣大的落差?當然可以歸罪於建築師的無能,也可以責怪建築教育落後,可是建築界真這麼差嗎?那麼多建築生力軍,多人出國到名校留學,居然沒有一點創新的能耐?我實在很難相信。
其實應該責怪我們的社會沒有給建築界機會。培養成熟的建築師是很不容易的。需要有一定的天才,需要良好的教育,需要有歷練的環境,最後還需要表現的機會。最後兩項都是要社會提供的。如果沒有機會,再優秀的年輕人都無法出頭,即使是歷練成熟的建築師也無法在職業界久留。因此就無法看到出色的建築作品,更不用說與國際建築界論一日之長短了。
培養年輕建築師是很重要的,讓有經驗的建築師有機會發表其創意也很重要。世界上有些國家很明白這個道理,希望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建築師,尤其是年輕建築師。可惜的是,台灣目前實行的競圖制度,表面上看是提供年輕人機會,實際上卻造成很多障礙。
十年前,台灣的建築水準遠超過大陸,建築教育也進步許多,可是大陸在建築上,一方面邀請世界名家作示範性表演,一方面提供大量機會給當地建築師,建築水準日漸提升。近來並學習外國,以純展示性與實驗性的建築設計機會,供當地建築師與名家切磋。有台灣建築師被邀請參加的北京住宅大展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我們正倡導文化創業產業的發展,為了促進建築的國際競爭力,政府與企業界,尤其是土地開發的廠商,為甚麼不能提供出一些機會,讓建築界有創造衝動的年輕人發表一番他們的抱負?相信有很多建築師為了有所表現,會以很低的代價呈現他夢想中的作品。建築曾被認為是無法發表的藝術,以大陸各地建築展的計畫來看,這一切要改觀了。
台灣難道不打算拚一拚嗎?
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
2008年4月7日 星期一
讀漢老文章有感
漢老之前提出把文化與創意產業分開談的說法,我個人非常認同。在日本,文化產業指的是需傳承的文化技藝〈記憶〉,那塊領域不是你發揮創意的地方,每一個步驟都有嚴格的規定,唯一的要領就是「遵古法」,不需要再有一次「文化革命」才能發揮創意,想發揮創意的人請到創意產業的領域去!日本人的做法完整的保留了文化傳統,卻又孕育出全新的或是從古事物尋求靈感的次文化。現代人喜歡把文化創意產業併談反而失去談論的重點,因為文化產業裡自然包含創意,而創意產業裡再有新意也不可能脫離文化範疇,廣泛地談文化創意產業好像所有舊東西都該翻新,用今日的標準否定過去,把文化產業跟創意產業分開,無法產業化的老東西或是手感經濟依舊是值得重視的文化產業。
漢老四月六日的文章更妙,政府如果覺得文建會的功能性不足,就應該重新調整部門權責或增加部門及人才,一個文建會都作不好再設一個文化局就能作得更好嗎?有些事情的確是需要用制度面來解決,但大多數的情況是制度沒問題,執行的人在技術及溝通層面上有問題,從文化公民到文化消費,文建會的口號與政策一直再改,不要說地方節慶因為承包轉包造成知識無法傳承,連文化部門自我定位的基本理念也一直沒有連貫。有人批評漢老這是菁英文化觀點,套一句鄉下老人常說的:「不會走還要學飛!」新聞局轉型跟NCC這個怪獸共生就是借鏡!
中國時報 2008.04.06
先讓人民對文化有感覺 漢寶德
大選完畢,大家鬆了一口氣。因為這次大選的主軸是經濟,連最具威力的族群情結都沒有發揮作用,文化當然是邊緣的邊緣了。能對新政府的文化政策有什麼期待呢?恐怕沒有人說得清楚。文化界只要聽說會增加文化經費,可以直接間接的分一杯羹,就很滿意了。
自文建會成立,究竟政府要在文化上做些甚麼,一直都沒弄清楚。開始時重點放在古蹟保存,後來又辦社區營造,近年來投入文化創意產業,這些工作並非不重要,但都可以由其他的部會負責,因此插手做,做不好也是很自然的。現在為了改文化部,要把觀光併進去。究竟有甚麼偉大的理想要實現?似乎新、舊政府都說不出甚麼大道理來。
自李登輝總統以來,競選時都要做文化總統,上任後都把文化當政權的點綴,在真刀實槍上卻拿不出手段,頂多拿些小錢堵文化界人士的嘴。這也不能怪他們,在政治的場面上,文化實在不重要,文化界不但沒有選票,而且頭腦也大多不清楚,只覺得文化被忽略,但又說不清楚,究竟希望政府做甚麼?為甚麼政府需要文化部門?除了為文化工作者提供點奶水外,還有甚麼作用?
政府沒有施政的大目標,只胡亂提供奶水,讓文化工作者忙著爭取,實在是安撫文化界的絕招,可以使他們忘記思考大格局,減少對政府的壓力。政府真正有想法,打算建立制度,他們失掉了搶奪奶頭的樂趣,還悵然若失哩!政治人物要求文化界提供意見,只能說奶水太少。具體的建設呢?花大價錢,多蓋些漂亮的展演場地吧!這是政府最樂於接受的建議,可以創造有形的政績。
我聽過大家抱怨展演場所太少,卻沒有聽他們抱怨觀眾與聽眾太少。這正是文化政策問題的關鍵所在。我們的廣大民眾對文化是麻木的,文化似乎是為少數文化工作者存在,因此文化的需要不形成政治的壓力。甚麼是今天文化建設的最最重要的目標呢?真正關心文化的人都知道,要使廣大民眾對文化有感覺,解除人民對文化的麻木狀態。
文化是教養的總稱,並不只是支持展演活動。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反對把文建會改為文化部,不明白為甚麼。其實很簡單!文建會是在若干年前,政府為了提升國民文化素養,也就是促進精神生活品質而設。這是因覺悟到國民行為太粗野了,太物質化了,才思有所改進,以重建禮樂之邦的美譽。可是這麼多年來,文建會在這個大目標上做得非常有限。
問題就在文建會沒有設法解除人民對文化的麻木,卻一直想做文化部的工作。文化部的任務是為文化界服務,滿足文化界的需要。只有全國人民對文化有了高度的需求,政府才有滿足文化界需要的任務,大量補貼才有正當性。坦白說,文建會的任務沒有達成,成立文化部是沒有正當性的。併入觀光,只是使文化走向產業,原訂的文化目標就更加模糊了。
期待於新政府者,是文化施政新目標的建立。我們的社會文化基礎已經準備好了嗎?可以全面推動文化產業化了嗎?以華山文化特區的營運狀況看,在今天的民主社會中,即使是文化界也沒有無端浪費國家有限資源的特權。
漢老四月六日的文章更妙,政府如果覺得文建會的功能性不足,就應該重新調整部門權責或增加部門及人才,一個文建會都作不好再設一個文化局就能作得更好嗎?有些事情的確是需要用制度面來解決,但大多數的情況是制度沒問題,執行的人在技術及溝通層面上有問題,從文化公民到文化消費,文建會的口號與政策一直再改,不要說地方節慶因為承包轉包造成知識無法傳承,連文化部門自我定位的基本理念也一直沒有連貫。有人批評漢老這是菁英文化觀點,套一句鄉下老人常說的:「不會走還要學飛!」新聞局轉型跟NCC這個怪獸共生就是借鏡!
中國時報 2008.04.06
先讓人民對文化有感覺 漢寶德
大選完畢,大家鬆了一口氣。因為這次大選的主軸是經濟,連最具威力的族群情結都沒有發揮作用,文化當然是邊緣的邊緣了。能對新政府的文化政策有什麼期待呢?恐怕沒有人說得清楚。文化界只要聽說會增加文化經費,可以直接間接的分一杯羹,就很滿意了。
自文建會成立,究竟政府要在文化上做些甚麼,一直都沒弄清楚。開始時重點放在古蹟保存,後來又辦社區營造,近年來投入文化創意產業,這些工作並非不重要,但都可以由其他的部會負責,因此插手做,做不好也是很自然的。現在為了改文化部,要把觀光併進去。究竟有甚麼偉大的理想要實現?似乎新、舊政府都說不出甚麼大道理來。
自李登輝總統以來,競選時都要做文化總統,上任後都把文化當政權的點綴,在真刀實槍上卻拿不出手段,頂多拿些小錢堵文化界人士的嘴。這也不能怪他們,在政治的場面上,文化實在不重要,文化界不但沒有選票,而且頭腦也大多不清楚,只覺得文化被忽略,但又說不清楚,究竟希望政府做甚麼?為甚麼政府需要文化部門?除了為文化工作者提供點奶水外,還有甚麼作用?
政府沒有施政的大目標,只胡亂提供奶水,讓文化工作者忙著爭取,實在是安撫文化界的絕招,可以使他們忘記思考大格局,減少對政府的壓力。政府真正有想法,打算建立制度,他們失掉了搶奪奶頭的樂趣,還悵然若失哩!政治人物要求文化界提供意見,只能說奶水太少。具體的建設呢?花大價錢,多蓋些漂亮的展演場地吧!這是政府最樂於接受的建議,可以創造有形的政績。
我聽過大家抱怨展演場所太少,卻沒有聽他們抱怨觀眾與聽眾太少。這正是文化政策問題的關鍵所在。我們的廣大民眾對文化是麻木的,文化似乎是為少數文化工作者存在,因此文化的需要不形成政治的壓力。甚麼是今天文化建設的最最重要的目標呢?真正關心文化的人都知道,要使廣大民眾對文化有感覺,解除人民對文化的麻木狀態。
文化是教養的總稱,並不只是支持展演活動。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反對把文建會改為文化部,不明白為甚麼。其實很簡單!文建會是在若干年前,政府為了提升國民文化素養,也就是促進精神生活品質而設。這是因覺悟到國民行為太粗野了,太物質化了,才思有所改進,以重建禮樂之邦的美譽。可是這麼多年來,文建會在這個大目標上做得非常有限。
問題就在文建會沒有設法解除人民對文化的麻木,卻一直想做文化部的工作。文化部的任務是為文化界服務,滿足文化界的需要。只有全國人民對文化有了高度的需求,政府才有滿足文化界需要的任務,大量補貼才有正當性。坦白說,文建會的任務沒有達成,成立文化部是沒有正當性的。併入觀光,只是使文化走向產業,原訂的文化目標就更加模糊了。
期待於新政府者,是文化施政新目標的建立。我們的社會文化基礎已經準備好了嗎?可以全面推動文化產業化了嗎?以華山文化特區的營運狀況看,在今天的民主社會中,即使是文化界也沒有無端浪費國家有限資源的特權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